我國已快速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老年骨質疏松癥這一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及高治療費用等特點的疾病急需得到關注與重視。為此,筋骨天地特邀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修忠標教授,圍繞中醫藥聯合針刀治療老年骨質疏松癥相關話題進行探討,為臨床治療帶來更多可行、多元的老年骨質疏松癥治療方案與用藥策略。
防微杜漸
老年骨質疏松癥不可不防
骨質疏松癥是以骨強度下降、骨折風險性增加為特征的骨骼系統疾病。修教授對老年骨質疏松的診斷推薦使用雙能X線吸收法(DXA)測定中軸骨骨密度;若與健康成人骨峰值相比,基于DXA測得的骨密度T值≤-2.5即可診斷。
修忠標教授介紹到,“老年骨質疏松的危害可歸類于這4點。首先,導致骨折,骨質疏松癥最嚴重的并發癥是骨折;其次,病殘死亡率高;再次,影響生活質量,骨質疏松癥患者常因疼痛、骨骼變形、骨折限制等,出現社會心理問題;最后,加重經濟負擔,骨質疏松癥是一個消耗家庭和國家大量醫療資源的慢性病。資料表明,每年用于骨質疏松性骨折的醫療費用,美國是200億美元,歐盟是300億美元。在中國每年因骨質疏松骨折增加的醫療費用超過5.1億??梢姽琴|疏松患者家庭的醫藥費投入非常多?!?br/>
塑造整體觀念
再讀針刀醫學視角下的老年骨質疏松癥
針刀醫學研究發現,老年骨質疏松癥發生的根本病因是人體脊柱弓弦力學解剖系統的力平衡失調,而這種力平衡失調是脊柱慢性軟組織損傷后調節失代償的結果。骨質增生產生的根本原因是骨骼附著處的軟組織應力增加,引發局部骨組織成骨細胞分化增強,破骨細胞分化減弱,從而導致骨密度增高,而骨質疏松相對骨質增生來說,恰好是上述情況的逆轉化。
首先,骨質疏松患者脊柱生物力學關系改變,脊柱運動肌群及穩定肌肌群力學關系也隨之改變。其中,深層小肌群可繼發肌肉松弛、萎縮、痙攣、損傷、黏連等病理改變,脊柱及小肌群的改變終致脊柱運動肌群代償過度,繼而痙攣、腫脹、脊柱前后、左右肌群肌力不平衡,隨著機體自身補償調節,受累部位、疼痛范圍逐步擴展;其次,該類患者多伴有較明顯的消瘦、肌肉萎縮、肌力降低等癥狀體征,也可進一步加重上述惡性循環;同時,骨質疏松程度的進行性加重使上述趨勢更加嚴重,可致豎脊肌痙攣、缺血、致痛物質積聚;最后,由于與脊柱橫突及肋橫突關節壓應力增大,運動時肌肉受橫突或肋橫突關節摩擦增大,肌肉更易受到微小損傷,損傷后出血、水腫、血腫機化、瘢痕形成等原因,易致局部黏連,肌痙攣、瘢痕、黏連結節等可壓迫或刺激脊神經后支,導致或加重腰背痛,甚至引起下肢放射痛,若壓迫或刺激肋間神經,也可引起肋間神經痛。
針刀療效顯著
治療遠期效果更佳
西醫骨質疏松的防止策略包括基礎措施和藥物治療兩大方面。而針刀醫學從人體生物力學角度出發,通過調節脊柱生物力學平衡來治療老年骨質疏松癥。
修教授解釋道,“脊柱周圍軟組織的黏連和瘢痕是該病基本的病理構架,針刀通過對這些黏連、瘢痕及病變軟組織進行松解,可以迅速緩解肌群的痙攣,解除其與橫突及小關節間的黏連對脊神經后支的卡壓,改善肌群之間、脊柱前后、左右肌群之間的力學關系,改善脊柱的生物力學關系;同時,切開瘢痕及黏連組織后,局部循環代謝得到改善,致痛物質代謝加速,局部血供的改善可促進損傷組織修復,因而能較迅速緩解無菌性炎癥減輕疼痛針刀松解病變軟組織后,機體需要進一步調節以逐漸恢復脊柱弓弦力學解剖系統的力平衡?!?/p>
而這種調節的時間與組織生長代謝狀態和人體生活狀態密不可分。按照中醫理論的整體觀念,人和自然是一個整體,機體病變的軟組織需要經歷一個春夏方可恢復正常。在針刀整體松解術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脊柱力平衡逐漸恢復,人體癥狀逐漸減輕。修教授自豪地和小編分享說:“這就是患者遠期效率高于近期的原因!
繼承中華瑰寶
發揮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優勢
人體是復雜多要素的系統,是具有多層次結構的有機整體。任何一種疾病都在不同程度或層次上與整體相關。臨床上如果把骨質疏松的某一表現局限化,只見局部不見整體,忽視它與其他系統的關聯,缺乏全面性和整體性,就容易陷入“形而上學”的困境,影響骨質疏松的治療和骨質疏松骨折后肢體的功能恢復。
修教授從中醫角度出發,提出“骨質疏松屬于中醫學‘骨痿’范疇,中醫倡導‘腎主骨’,骨質疏松亦可解釋為腎虛兼氣血不足所致的一組病癥。癥見腰背疼痛,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步履艱難,神疲、目眩等癥狀,辯證屬于腎虛,脾虛,血虛相互交織的一組虛象。治療當以補腎壯骨,健脾益氣,活血通絡為主,以骨質疏松治療名方骨疏康為例,其組方選用淫羊藿、熟地黃、骨碎補、黃瓜子來補腎壯骨;黃芪、木耳來健脾益氣;丹參來活血通絡,共組補腎益氣,活血壯骨之功效。臨床應用已證實其具有明顯緩解疼痛之效能。服用6個月為一療程,有調節骨代謝、促進骨骼形成、提高骨骼質量、抑制破骨細胞活動、刺激成骨細胞形成,緩解疼痛和加快微骨折愈合的能力,不失為骨質疏松預防治療的一個很好選擇?!?/p>
修忠標教授
社會職務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骨傷二科主任
福建省中醫骨傷研究所副所長
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民族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副會長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疼痛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疼痛專業委員會中醫微創學組副組長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微創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福建省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主任委員
福建省中西醫結合疼痛學會主任委員
福建省中西醫結合骨科微創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福建省中西醫結合骨科學會委員
從事骨科30年,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骨關節創傷,人工髖、膝關節置換手術,頸腰椎間盤突出癥、頸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等脊柱退變手術,椎間孔鏡及UBE微創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及腰椎管狹窄癥等。從事針刀15余年,針刀治療頸肩腰腿痛患者5萬余例,療效顯著。
來源:筋骨天地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brwp0Rt2DiBVzHnig2pz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