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癥是以骨量丟失、骨組織顯微結構破壞或骨強度下降所致的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為特征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與增齡緊密相關。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已呈明顯上升趨勢,由骨質疏松引起的骨痛、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等并發癥嚴重影響骨質疏松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為此,全科學苑邀請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李躍華教授,圍繞中醫治療老年骨質疏松癥的相關話題進行探討與分享。
腎虛、脾虛或血瘀是老年骨質疏松癥的常見誘因
李教授強調,中醫治療骨質疏松癥經歷了逐漸發展和提升的過程。最初認為骨質疏松的成因是腎虛,研究重點在于補腎,溫腎陽、滋腎陰。研究發現,骨質疏松癥是一個涉及多器官、多臟腑的復雜病變,其發生與腎、脾、血瘀等均有關系,其中腎虛是根本病因,脾虛是促進因素,血瘀是骨質疏松癥形成的病理機制。
腎虛是骨質疏松癥發生的根本原因?!饵S帝內經》講“女子,七七任脈虛,男子,八八腎臟衰”,如出現牙齒松動、白發、腰膝酸軟等癥狀都是腎虛的表現。老年人腎虛,正是老年骨質疏松癥高發的原因之一。
脾虛是骨質疏松癥的促進因素。脾主肌肉,肌肉可以保護骨骼,脾虛可致肌肉失養,導致骨骼、肌肉或關節的相關病變;脾主運化,脾虛可導致消化和吸收受阻,患者可產生營養不良,繼而容易出現骨質疏松癥或使骨質疏松癥加重。
血瘀是骨質疏松癥形成的病理機制。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功能會逐漸衰退,身體供應血液的血管逐漸硬化,血液流動力減退,無源化氣,必至血瘀,進而加速骨質疏松的發生。
可防可治,中醫辨證論治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中醫治療骨質疏松癥強調的是“整體觀”與“辨證論治”。整體觀即將患者看做一個整體,評估骨質疏松癥的病因是腎虛、脾虛、血瘀或三者兼有,進而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辨證論治。
腎虛,給予補腎治療;如兼有脾虛,不論是消化吸收不好還是肌肉失養,均需健脾益氣;若出現血瘀癥,如出現壓縮性骨折、脆性骨折的患者,疼痛、血瘀癥狀非常明顯,在補腎、益氣、健脾基礎上,加用活血化瘀的藥物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
補腎、健脾,改善疼痛,中醫藥干預不可少
李教授談到,中醫藥在治療骨質疏松癥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首先,補腎是根本,但老年人脾胃功能下降,容易腹瀉,骨質疏松癥患者使用健脾胃治療可以改善消化道的不良癥狀,進而改善骨質疏松癥的癥狀。其次,疼痛是大多數骨質疏松癥患者都有的癥狀,一旦出現了壓縮性骨折或者脆性骨折,疼痛、淤血更明顯。中醫藥對此有獨到的治療方法,如血瘀可以活血化瘀;血虛可以養血,陽虛可以溫陽;出現骨折淤血,可以用活血、破血的方法。對于提高骨量、治療骨質疏松癥均有效。
老年人往往存在多病共存的情況,服用過多的藥物或將加重胃腸道和腎臟的負擔。因此,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在用藥上注重“一藥多效”性,即一味中藥達到補腎、健脾、改善疼痛等多方面療效。治療骨質疏松癥的中成藥骨疏康膠囊在遣方用藥上非常講究。骨疏康膠囊以淫羊藿補腎陽、熟地黃滋腎陰,黃芪健脾益氣,丹參活血化瘀,可改善疼痛,對提升骨骼營養和加速消化吸收以及治療骨質疏松癥患者的周身乏力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骨疏康膠囊還含有黑木耳和黃瓜子,為藥食同源成分,含鈣量高。用法方面,建議骨疏康膠囊需連續服用3個月至半年。
最后,李教授強調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可防可控的疾病,但如果發生骨折將不可逆轉。因此,中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要做到早發現早干預,防止其發展到骨折階段。
專家簡介
李躍華教授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教授 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國家衛健委直屬高職稱評審專家
北京市名醫傳承、中國中醫科學院名醫傳承指導老師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肌肉與骨骼疾病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心身疾病專委會副會長
世界華人中醫師協會副會長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常務編委
科研成果:
研制國家新藥“疏筋通絡顆?!眹幾C字:Z20050627 獲專利專利號:031000789
獲獎情況:
獲2015年HOMA獎
中國藥學發展獎骨質疏松學科貢獻獎
中國中西結合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
主持完成的科研課題:
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老年衰弱評估及應對”
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中醫辨證治療抑郁的規范化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中醫管理局科研項目2項
中國中醫科學院優勢病種科研
項目2項,共主持完成國家各級科研課題8項
發表核心期刊論文70余篇,SCI3篇、專著10部
來源:全科學苑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UCLvjKPhlcncD6rqY9Z99w